财富中国网
您当前位置:财富中国 >> 财经 >> 新闻正文

入世满15年,中国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体系重塑和变化

— 发布 —

2016/12/13 16:19:32

— 编辑 —

财富中国

— 阅读 —

— 来源 —

互联网

— 分享 —

【摘要】入世满15年的中国,正在以满怀自信的姿态逐渐成长为国际多边舞台上的领导者——截至201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满15周年。

入世满15年的中国,正在以满怀自信的姿态逐渐成长为国际多边舞台上的领导者——截至201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满15周年。15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前述“国际多边舞台上领导者”的定位,正是出自WTO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的一番表态。基思·罗克韦尔说,中国用15年的经历告诉世界,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肩负“压舱石”重任的中国的确让历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趋于稳定复苏。然而,危机的突如其来正让原有世界贸易格局经历着严峻考验,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之余,一股“逆全球化”浪潮正席卷而来。面对世界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该如何应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入世15年的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相较于入世之初面临融入世界经济的局面而言,站上入世15年新起点的中国,正踏上布满荆棘的新征程,即肩负自身对外贸易的结构升级以及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双重使命。而积极作为、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思路正是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应对国际贸易体系重塑和变化的有力表现。

发达国家“另起炉灶”冲击多边贸易体制

WTO,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从其前身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共计23个缔约方到如今成为拥有164个成员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被冠以“经济联合国”的美誉。由于WTO主张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到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一致认可,并积极投身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从关贸总协定到WTO,对减免关税扩大贸易自由度的主张未曾改变。”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历经多年发展成效显著,客观上通过建立国际贸易规则,确实让有关参与方享受到了贸易利益的提升。

但在多哈回合谈判以后,多边贸易体制受到重挫。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即“多哈回合”,涉及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等8个谈判领域,彭刚介绍,多哈回合旨在促进WTO成员削减贸易壁垒,通过更公平的贸易环境来促进全球,特别是较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

“但正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难以妥协,才导致多哈回合谈判屡次受挫。”彭刚说,其根源在于,以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随着WTO更多吸收发展中国家进入正发生变化,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入世后,从根本上改变了WTO内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以贸易大国身份入世的中国改变了以往在WTO内部发展中多年缺少发言权的境遇。

彭刚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在WTO框架下想获得更多利益变得日益困难,导致一方面发达国家在贸易谈判上坚持不让步,另一方面则试图建立新的区域贸易安排以寻求替代,比如TPP。正是基于这一背景,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正遭受很大波折,格局与规则都在发生变化,“这一切导致WTO一直主张的贸易自由,尽管获得了很大进展,但而今却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局面。”

中国是全球化和开放受益者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入世15年来,一直践行着用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的努力,同时不断推进全球经济稳步发展。相关统计显示,入世15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分别增长8.5倍和7倍。与此同时,“全球最大出口国”“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取得,都源于这15年来中国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和推进开放发展的努力。

“中国入世为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开放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彭刚说,比如我们的经济制度和国际接轨,实现了开放促改革;我们的贸易体制发生巨大变化,提高了外贸竞争力,取得商品贸易世界第一的成绩等。

在彭刚看来,入世以来,我国通过贸易结构的改变,提升了产业结构和科研创新能力,出口贸易也正在实现着两个“三大件”的接力,即从以纺织品、机电产品和轻工业品传统“三大件”出口为主,赢得“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称号后,正在向高铁、核电、卫星发射等“新三大件”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贸易推进了中国的开放和改革,为民生带来了巨大实惠。“随着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断提升,开放度也逐渐上升,民生福利也在稳步提升。”彭刚说,我国对外贸易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脱贫人口迅速增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消除了7亿多贫困人口,对世界消除极端贫困人口的贡献功不可没。

因此,无论从贸易体量的快速增长还是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看,中国无疑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下实现开放发展的受益者,彭刚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中国政府才一直主张支持多边贸易框架,并一直努力担负着大国责任,比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采取了包括维持汇率稳定、鼓励进口、主动调整贸易结构在内的多方努力,客观上促使很多受到危机冲击的国家经济趋于稳定和复苏,由此也发挥了全球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积极乐观应对国际贸易新变化

实际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冲击巨大,由此导致的需求下降客观上让贸易保护主义有了抬头趋势。这种背景也激发了包括WTO在内的主要经济组织的内部改革动力。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WTO等现有机制都在加快推进内部改革,旨在充分体现广泛代表性,提高新兴经济体在这些政策协调机制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与此同时,G20作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宏观政策协调和对话平台,作用正日益凸显。

一方面是主要经济组织和机制迫切需要革新应对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塑,另一方面,日益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也急需主动应对,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中国政府对此早已有所部署和应对。”彭刚说,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主动提升,同时也明确了要继续巩固传统加工贸易优势之余,提升在高附加值、高资本密集、高技术含量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通过资本走出去实现新技术的取得和成本的下降都获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外,从亚投行的建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未来在进一步释放国际投资活力和繁荣国际贸易上还有广阔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诸如美国新一届总统就职、欧盟一体化遭遇挫折等带来的新挑战都将为国际贸易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都或将让连续经历投资不振的国际贸易雪上加霜。WTO最新报告也将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从3.9%下调至2.8%,并指出,全球经济仍有下行风险,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可能将连续第五年低于3%。

对于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该如何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梁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基于当前国内外舆论一致判断国际市场需求仍将持续不足的前提,我国正在主动积极作为,以应对国际贸易体系出现的变化。

梁明认为,未来,中国会更多确保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上发力,政策着力点也会尽量在调结构上发力,因为当前国际贸易体系出现的诸多变化正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期,中国外贸也有能力通过进一步培育新动能,实现跃升。

“只要中国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齐发力,一定能够确保中国对外贸易在当前国际贸易体系重塑期间实现平稳回升。”梁明认为,在需求端,中国可主动作为和发力之处十分明显,比如通过构建统一的大市场降低产品关税,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在供给端,积极通过结构升级调整提升“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生产出更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尤其应生产出国际市场所需要的、且不得不依赖中国的更具有刚性的产品。

- THE END -
财商世界,富强中国 财富中国是服务于中国商务精英的领先平台,为中国经理人提供全球管理信息,深度报道世界一流企业资讯。同时汇聚国内外著名企业的 信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财富新闻。

ICP证号:粤ICP备18093102号     推广联盟QQ:460965656
CopyRight © 财富中国网 caifu-china.cn 复制请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本站名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