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下,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出现了怎样的新常态?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伍炳亮先生指出,行业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调整:心态转变和企业转型
伍炳亮指出,整体来看,红木行业在经过最近几年快速发展之后,也在步入一种“新常态”,具体表现为:一、红木原材料资源日益稀缺,单靠材料本身升值 带动行业快速发展获得高额利润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二、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知识普及,消费者的眼光和对家具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红木家具从盲目消费转向理性消费;三、在终端市场尤其是高端红木家具收藏市场倒逼之下,红木家具企业已步入淘汰和洗牌阶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正在发挥作用。
新常态之下,必有巨变,以前黄花梨濒危已经带来过巨变,那就是有眼光敢下手、有实力敢设计制作黄花梨家具的厂家迅速减少,已经凤毛麟角。现在做黄花梨的企业屈指可数,出来的作品更好,日臻完美。眼下,由大红酸枝濒危引发的行业转型在2014年充分显现出来,从木材到家具、从设计到制作、从产品到文化,一系列的联动效应,致使“调整转型升级”成为红木行业新常态、新要求。
设计:红木家具的生命线
伍炳亮曾在不同场合谈到“设计”对于红木家具行业的重要性,进入新常态后,“设计”在行业发展中应该被放在什么地位?
伍炳亮认为,设计和通过设计诞生的艺术属性,是红木家具的生命线,一定要重视设计。我们说目前做红木家具的企业有一两万家,但市场上见到的好家具却 非常少,原因是这些年来很多人都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他们往往只谈材料、谈技术,不谈艺术,不重视美,这样就把标准定得太低了。好的家具是文化、工艺的载 体,更是艺术美的载体,一定是源于好的设计。
然而,伍炳亮也指出,设计不是简单拍脑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强调,要做好设计需要多方面下工夫:一是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内涵深入和透彻的了解。二是对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的了解。
收藏“新机遇”
红木家具产业正在步入新常态,这对于市场和收藏界来说,又会带来哪些新影响?
伍炳亮认为,总体来讲,这对消费者、爱好者和收藏人士是个长期利好的事情。最近几年,从国家层面到全社会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红木家具越来越重视,去年黄花梨交椅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塔吉克斯坦总统,皇宫圈椅等传统家具在APEC会议期间也吸引了国际政要的目光。
一方面,人们对红木家具越来越追捧,需求越来越多,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行业进入新常态,要求企业调整升级和提高,设计出的作品会越来越 好,这两方面相互影响,以满足人们对艺术品家具的需要。进入新常态后,以前粗制滥造做得不好的家具会发现卖不动了,这就迫使行业想办法做好设计,提高品 质。对于收藏人士,也就可以选择到品质更高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