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伯索云学堂创始人兼CEO陈志飞受邀出席2020G10AF学术论坛,并发表主题为《突危破局,逆势生长——回归教育本质,OMO实战案例剖析》的演讲,与众多业内大咖探讨教育OMO之道。
陈志飞表示,“疫情让教育行业有了新突破,向OMO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我们应当拥抱这一趋势,基于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工具和方式,做好教学服务,坚持下去,走出属于自己的OMO发展之道。”
以下是本次演讲实录:
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突危破局,逆势生长——回归教育本质,OMO实战案例剖析》。
原先的分享主题是《突危破局,逆势生长》,但我觉得应该再大一点,因为当下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允许教育机构只追求简单的业务增长,对于很多教育机构而言,尤其是在经历过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后,生存压力非常大。
那么如何在这种逆势当中,特别在疫情常态化之后,让自己生存下来。伯索云学堂在行业里深耕了8年,所以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很多教育机构的生存压力特别大,有些学校出现了业务停滞,甚至是把学校卖了,我还看到一些学校的校长转做微商。
所以说,这次疫情确实是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在教育行业,教育部的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也说了,“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再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
科技发展让教育行业有了新突破
确确实实,从眼下看,疫情对教育行业带来的冲击非常大,但从长远看,由于科技的发展,行业也有了新突破,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现实。伯索云学堂做OMO全场景解决方案已经做了8年,以前学校的业务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小班课、大班课,维度不同而已。但是当科技发展之后,它就不是乘以2的问题,而是多了一个维度,是几次方的问题。
不难看出,科技的创新会产生更多新的使用场景和模式,这就是科技在底层上为行业带来的有利影响。我们既能看到传统的业态形式在线上得到映射,也能看到一些传统线下没有的,例如超级大班课,在线上得以实现。
这个蓝色的曲线就是在常规状态下OMO的发展趋势,相对是一个缓慢递增的过程,疫情则让它发生了改变,尤其在今年的1-3月份数据突然猛增,即便是回落之后,也没有回到疫情之前,数据比常规状态下的预测数据还是要高很多。数据统计,疫情期间90%以上的教育机构都或多或少都用了一些线上工具,不论是微信、QQ,包括伯索云学堂这类专门聚焦在教育场景的教学工具,虽然现在回落了很多,但大家对线上教学的接受能力或者实践都在延续。
所以说,OMO已经是行业共识,现在所有的教育机构都从线下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那教育机构为什么要做OMO?有两个原因:
第一、教育行业的服务属性,对服务的粘性、频率有很高的要求。
第二、因为科技的发展,当你依然坚持用传统手段提供服务时,其它教育机构已经开始通过科技手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你就会被它们超越。
怎样做好OMO?
到底要怎么去做OMO?我们把教育机构的业务场景做横向切分,分为课前、课后、课后。假设你的学校不是很大,未必需要全面OMO,就可以针对某一个环节,结合自身当下遇到的问题,将比较容易实现的部分线上化,比如运营管理,用线上系统实现无纸化、线上化管理,再一步一步最终实现学校全面OMO。其实有些学校用微信跟家长加强沟通,有些用智慧教室实现线上线下同时上课,这都是OMO,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
接下来我就通过伯索云学堂的全场景解决方案,讲讲怎么去做OMO。伯索云学堂成立8年,现在在全国也服务了25000多家教育机构,很多的区域巨头都是我们合作伙伴,产品由后台管理系统、老师端、学生端构成,功能则包括实时课堂(直播课)、微课(录播课)、在线网校、在线作业批改、答疑辅导、教研备课,基本上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主要的教学场景。
·做好本地化服务,周中场景线上化
通过这几年和大大小小教育机构的接触,我认为大家现在所做的事情其实是属于本地化生活服务,但又和行业不同,本质区别就是我们是脑力劳动密集型的本地化生活服务行业。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机构能够及时的提供高质量服务,也许就是生存之道。从目前来看,头部的教育机构、优秀的团队都来自于一线城市,作为身处二、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里的教育机构,就是要做基于本地的及时和高效服务,而且一定要做透,这是中小教育机构的生存之道。
比如我们的一个客户洛阳佳音英语,从17年开始和我们合作,只用了录播课就解决了补课问题,这也是很多教育机构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课消。传统的教学场景,需要老师和学生约时间,还要排教室,由于洛阳佳音英语的课程内容每年更新的都不多,所以这家教育机构就把所有的课程都做成录播课,只要学生不来上课,就把录播课推送给学生,然后确认核销。大家可能会想,既然已经交了学费,当然希望线下上课,但实际情况是老师和学生约时间很难,如果不及时补课等到上新课的时候又跟不上,也就是说补课是有时效性的,所以家长能够接受这种方式。
还有一家教育机构,昂立智立方,也是解决补课问题,它们用的是直播课功能,虽然用的功能不一样,但效果是一样的。
·开展线上新业务,实现增收
一些已经有线上教学基础的教育机构,希望能去探索新的教育产品或者教学形态,也就是开展新业务。以北京乐课力教育为例,它们用直播课上课,按学期收费,再在一些重要的考试节点推出短课程,这些课程额外收费,既不影响原有的课程体系,又能提升客单价,实现增收,4个月、3个老师创收超百万。当然这些老师都是非常有实力的,而且北京家长的付费能力也比较高。
这是常州的利玛窦教育,也是17年开始跟我们合作的。因为当时在线外教模式兴起,它们本身又是做线下英语教学的,有自己的外教老师,所以希望能开设线上外教课程,就用了我们的直播课功能,原有的线下课程继续做,再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搭建线上授课教学体系,突破了原先的服务覆盖区域,扩大了在常州的市占率。
第三个案例是南京的远搏教育,它们原先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也就200多个学生,因为这次疫情果断的把线下业务转到线上,现在学员有400多人。但需要强调一下,它们在疫情之前就开始做线上了,所以这次转到线上非常顺利。
可以看到,同样是用直播课功能,不同的教育机构在落地时,方式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所以说,OMO绝对不是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清楚怎样用一个工具,解决什么问题,成功落地的概率就会非常高。
·电子化教室,让线下教学场景数字化
这方面我主要讲一下如何改变传统线下教室。可能现在很多教育机构都有了一体机,只要装了我们的客户端,就可以把老师上课的过程记录下来,实现线下教学生产场景数字化。因为OMO从系统角度看,底层的逻辑就是数据和效率,这就意味着各个场景都能数据化,而教育最重要的生产场景就是线下授课。
举个例子,老师上完课后,把所有的板书、笔记直接分享给家长、学生,包括线下上课,做课堂互动的时候,班里有哪几个学生参与了互动、回答的正确率是多少、互动了多长时间,这些数据都留存下来给到家长和学生,实现课堂可视化。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做一些数据分析,比如为什么张老师的课堂学生互动效率很高,李老师的课堂互动就很少,是不是上课技巧比较偏向单向灌输。这些对于教育机构完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都是有帮助的,这就是把线下教室电子化,实现全程数据化。
再举个例子,比如某个老师课上的非常好,很受家长欢迎,但这学期的课已经报满了,以往家长就只能等下学期或者换个老师。现在就可以在线下上课的同时,通过线上将课直播出去,学费一样,家长当然愿意选择这种方式,还提升了学校的人效和坪效。所以说,通过OMO,每个学校都能做出自己的特色,然后共享出去,让大家借鉴学习。
那么,我们要怎么去选择OMO系统?选择标准是什么?
首先,一定要考虑数据安全问题,因为OMO底层逻辑是数据和效率,数据安全是所有校长都要重视的事情。
第二,系统稳定,不卡顿、0延迟、画面高清流畅,这方面我们伯索云学堂在疫情期间是经受住了百万并发的实践考验的,现在已经能做到支持千万并发。
第三,功能体验,你需要什么样的功能,体验如何。比如伯索云学堂面对的是两类群体,客户和用户,客户就是学校的校长或者投资人,用户就是老师和学生,站在校长和老师、学生的角度,选择产品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存在冲突。所以我们需要站在二者的角度同时考虑问题。
第四,价格成本,教育行业自从这两年开始合规后,各个教育机构的净利润实际上不是特别好,所以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说完这些,我们就来说说做好OMO的三要素。
第一,改变观念,拥抱趋势。如果我们对科技赋能行业的心态不足够开放,或者不积极的去拥抱它,哪怕这个产品在别的机构用的都很好,到你这边也一定用不起来。
第二,回归到本质,做好教学服务。我们这个行业,中小教育机构居多,教学即营销,服务即营销。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小教育机构不像大的机构,会有管理和资金安排等多种风险,它们只有几个老师,把教学服务做好,经营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第三,贵在坚持,比如每天录一点微课,坚持下去自然就有用。
做好OMO,不需要强大的理论逻辑,也不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做好上述三点就可以了。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伯索云学堂。伯索云学堂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为教育行业提供教育OMO全场景解决方案,现在已经帮助25000多家教育机构部署线上教学服务,平台累计学习时长达2.6亿小时。成立8年以来,我们一直秉持让教学更高效,让学习更成功这一使命,致力于成为一家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
毋庸置疑,线上线下的双线融合已经是教育行业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科技的发展也为教育机构OMO升级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拥抱趋势,结合自身情况,做好教学和本地化服务,坚持下去,我们就一定能突危破局,实现逆势生长。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