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赵雷从小众民谣舞台跨越到大众舞台之上,发展如此火热的形势下,再看看我们智能锁行业,似乎存在很多相似经历。智能锁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业内已是红透半边天,但是目前还处于培育状态,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解析智能锁处于培育阶段的原因(图片来源于网络)
1、标准严重滞后
智能锁作为国内智能家居起步较早的代表之一,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但是由于标准的缺乏,我国智能门锁行业存在着品类杂乱、设计落后、价格虚高、货不对版等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锁具执行的标准是2001年公安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电子防盗锁(GA374-2001)》。该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虽然均为强制性的,但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近两年来智能家居的迅猛发展,这一标准已明显滞后于产品研发,迫切需要修订完善。
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保障,在国内相关标准尚未完善的情况之下,智能锁企业应该参考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并根据国内及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当然也可联合国内知名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团体标准,以提高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水平。
2、未切中用户痛点
除了标准之后之外,智能锁企业未能准确切中用户痛点,也是智能锁未能全面普及的因素之一。俗话说:“蛇打七寸。”所以,未能找到用户痛点的智能锁,用户凭什么为智能锁买单?
有相关调查显示,80%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锁具时,仍将安全性放在首位。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这三方面:一、智能锁是否能防住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二、家中无人看守时,智能锁能否让用户随时随地掌控家中的情况;三、在业主无法控制事态发展的时候,智能锁能否保证家人的安全。
所以从调查显示,安全性仍是智能锁的最大痛点。而众多智能锁企业在宣传时总是贪大求全,把更多智能家居的功能赋予智能锁的使命,让这些智能锁家居的亮点遮挡了智能锁的安全性。
推荐阅读:消除三大误区 2017年智能锁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3、缺乏领头企业引导
目前,我国智能锁行业拥有近1000家企业。数量虽多,但却没有几家能称得上龙头的企业,更没有能为行业发声的意见型龙头企业。在智能锁行业,销售额在5个亿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销售额能超过5000万的已经属于非常不错的企业。
在当下,消费者选择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品牌,其次才是产品品质。在消费者眼中,行业龙头企业必定是名牌,产品及服务肯定有保障。而智能锁行业目前正缺少这样的龙头企业和品牌。
同时,行业龙头企业往往在业内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其发表的相关意见当然也能得到市场及行业的认可。所以,智能锁要向更广大消费者的推广普及,需要这类拳头型品牌企业作为尖兵切入市场中,带领行业其他品牌打开局面,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4、同质化极为严重
中国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抄。看到国内外同行有什么好产品、热销产品,拿着皮尺到展会上量量尺寸,回来照葫芦画瓢就变成了自己的产品。这样的做法在短期固然是一条快速获取资本积累的捷径,但不利于长远发展。
在智能行业同样如此,一些小五金厂商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智能锁企业,许多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智能锁企业就想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了抄袭没有别的路可走。所以,许多智能品牌除了logo之外,几乎什么都借鉴同行的优秀之处。因此,导致市面上流通的智能锁产品在款式和功能上趋于同质化。
在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消费者选购智能锁最大的感受就是:所有的智能锁都长一个样,让消费者丧失了对智能锁行业的信任。
5、智能锁价格偏高
消费者在购买智能锁时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就是价格。而目前智能锁市场知名品牌价格一般在3000以上,是传统锁具的十几倍甚至数十倍,所以许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
虽然,目前某宝上也有几百元的智能锁。但这在门锁君看来,那些不过是一把简单的指纹锁或是密码锁而已,离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锁还有很大的差距。再说,几百元的智能锁在品质和服务上也难以得到保证。
有调查显示,消费者能接受700-1500之间的智能锁。而目前市场上,像三星、耶鲁等国际知名品牌智能锁均在3000上下,甚至有二三万的高价智能锁。这样高的价格决定了智能锁智能目前仍是小众产品。
所以说,价格也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一点,智能锁企业应该找到成本降低的解决办法,让利消费者市场才会活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