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在加大力度推行装配式建筑,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尚处起步阶段,占新建建筑面积仅5%左右。因此市场仍需政府、行业内龙头企业、专业学术机构牵头,共同推进建筑装配式市场行业规模化、专业化、可持续化发展。
“未来1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将累计达到2.5万亿元,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在去年4月份举行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研讨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庞元表示装配式建筑的东风始于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随后,各地纷纷响应这一政策,上海、深圳、武汉等多个城市均提出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发展步伐与目标。多方势力也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一市场,如万科、碧桂园等开发商;中民筑友、远大住工等建筑机构。
政策的东风
在国际上,装配式建筑被视为建造业的重大变革,早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中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后,多省市才根据自身情况出台相应细则。
上海的政策目标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装配式建筑的单体预制率达到40%以上或装配率达到60%以上;外环线以内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新建商品住宅、公租房和廉租房项目100%采用全装修。为了保障这一目标的达成,上海市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其中规定,居住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应不低于45%或装配率不低于65%,每平方米补贴100元。
北京也有类似政策,对于未在实施范围内的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给予实施项目不超过3%的面积奖励;对于实施范围内的预制率达到50%以上、装配率达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资项目,也有一定的财政奖励。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了第一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195个产业基地名单,其中,30个示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南京、杭州、合肥、郑州、成都等热点城市。
房企的角力
在装配式建筑这个行业,万科一直是先行者。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万科集团在全国有约4000万平方米的项目开工,共交付21.4万套精装房,其中超过40%的房屋系采用住宅产业化的方式建造生产。深圳万科的一名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深圳万科的住宅项目已经全部应用统一的工业化方式建造,全部精装修交房及全过程穿插流水施工。
除了万科之外,碧桂园也正在研发相关的“住宅工业化”建造体系,碧桂园称之为“SSGF现场工业化体系”。公开资料显示,碧桂园目前已在34个区域推行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这些项目分布在北京、广东、四川、重庆、江苏、湖北、河北等20多个省市,未来将逐步在所有新开发的项目推行这套体系。
市场的竞逐
各家房企都有自身的住宅产业化体系,但是在这个市场以外,则是另一片天地。
中民筑友是中民投旗下专注于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研究和运营的企业,目前已在长沙、上海、杭州、南京、深圳、佛山等全国42个城市布局绿色建筑科技园、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
远大住工的模式与之类似,除了承建一些保障房、酒店、办公楼等项目,远大住工也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有所布局。目前,远大住工已经与俄罗斯、波兰等12个国家签约了多个项目。
另外,一些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起步较慢的房企,也会通过与中民筑友、远大住工等企业合作来进军这个市场。例如,绿地、旭辉就是中民筑友的合作伙伴,后者为房企提供EMPC模式、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等服务;保利则与远大住工战略合作,双方拟将打造一个大型等会建筑工业化综合基地。
房企,专业做装配式建筑的企业布局这一领域其实是出于对政策的预期。但是,目前多个省市的相关政策仍然停留在指导意见的层面,并没有完全打开市场。”一名装配式建筑企业的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上述高管续称,“目前全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市场较为活跃的城市,如上海、长沙等,在政策执行细则上有较为明确指示的。不过,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在推动装配式建筑这块,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景一片大好的发展下谁将成为装配式建筑市场行业龙头,拭目以待。